eric :: 檳城 Penang2013
 檳城,亦稱檳榔嶼檳州,簡稱為,(馬來語Pulau Pinang,意為檳榔之島、英語Penang)是馬來西亞十三個聯邦州屬之一,位於馬來亞半島西北側,整個檳城被檳威海峽分成兩部分:檳島威省。威省的東和北部與吉打州為鄰,南部與霹靂州為鄰;檳島西部隔馬六甲海峽印尼蘇門答臘島相對。光大檳威大橋極樂寺升旗山為檳城著名地標。首府喬治市是馬來西亞的第三大城市。
 
殖民時期

1767年緬甸入侵暹邏的7年戰爭後形勢大亂,1782年,泰國拉瑪一世殺掉了鄭王篡位、創立曼谷王朝後不久,英國趁火打劫,要求吉打蘇丹割讓檳榔嶼,交換條件是:東印度公司對吉打蘇丹提供軍事保護,以對抗緬甸和暹邏的入侵。

1786年3月,法蘭西斯·萊特成功地迫使吉打蘇丹同意將檳榔嶼租借給英國東印度公司,從此東印度公司以檳榔嶼為英國海軍基地,萊特成為第一任總督。萊特在任期間鼓勵華人及其他移民進入檳榔嶼,檳榔嶼日益繁榮。

1791年,檳榔嶼對岸的威省部分也被割讓給英國。

萊特死於1792年時,當時估計人口已近一萬人。絕大多數雜居在碼頭處極不衛生的地方,很多人因而死亡。連萊特本人也是受害者,他因瘧疾而在1794年10月21日逝世,終年54歲。

1826年,英殖民將檳城、新加坡馬六甲三港口整合為海峽殖民地

 

華人移民

根據史書記載,萊特初抵檳島,只有居民58人。其中三人即張理、邱兆進及馬福春在丹絨道光過著打漁生活。這三位
客家人在1745年來到檳城,死後化身成為大伯公,比萊特早來41年。在這方面,曾任華民政務司的巴素博士這樣說:「一位姓邱的客家鐵匠,一位姓張的教書先生及一位姓馬的燒炭人,他們都被尊奉為華僑的開闢者。」巴素也引述史料指出,檳榔嶼可以說是華人第一個被鼓勵移民的地方。

檳榔嶼在早期也是孫中山中國同盟會和革命黨在東南亞的根據地。除了創辦光華日報, 革命人士也在檳榔嶼組織「檳城閱書報社」鼓吹革命。黃花崗起義即辛亥「三·二九」廣州起義就是孫中山趙聲黃興胡漢民鄧澤如等同盟會重要骨幹於1910年11月13日在檳榔嶼議決和策劃的。據說,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就有4人來自檳榔嶼,目前可考的只有羅仲霍

Visits: 812 times
Last changed: Jan 07, 2013
86 items in this album
PC311076
PC311077
PC311082
PC311084
PC311087
PC311088
PC311091
PC311076
PC311077
PC311082
PC311084
PC311087
PC311088
PC311091
PC311094
PC311100
PC311102
PC311105
PC311107
PC311135
PC311140
PC311094
PC311100
PC311102
PC311105
PC311107
PC311135
PC311140
PC311141
PC311142
PC311143
PC311165
PC311168
PC311171
PC311175
PC311141
PC311142
PC311143
PC311165
PC311168
PC311171
PC311175
PC311176
PC311178
PC311176
PC311178
[leave message] [email album]



7 0.000266075134277 0.0298299789429